重要通知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新闻 > 正文

立足地域特色 丰富劳动教育 ——高淳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会在阳江博爱小学举行

文章来源: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 【阳小】刘淑琴 2024/11/23 14:26:28 点击1187次

为进一步深化劳动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发挥“五育融合”视域下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双减”政策,推进我区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和研究,2024年11月19日下午,一场以“立足地域特色,丰富劳动教育”为主题的劳动教育现场会活动在高淳阳江博爱小学举行。参加活动的有高淳区教育局副局长史联盟,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张雾东、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张冬梅、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姬大卫,以及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分管副校长和教研组长、劳动教育特色幼儿园分管园长等。

学校致辞

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姬大卫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并从“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阐述学校在劳动教育上取得的成效、积累的经验。

课例展示

劳动教育与学科融合的课堂展示环节中,主要依托学校劳动种植、养殖基地,围绕“山芋”、“螃蟹”、“糯米”等挖掘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展示了四节劳动课课例。

首先,由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的周维老师和毛秀老师分别执教 《探秘螃蟹》和《挖红薯》,周老师通过问题情景,围绕“为什么扎?如何扎”,引导学生观察、探究、思考、实践操作等活动方式,在劳动中宣传高淳特色,培养学生劳动观念。毛老师将课堂移至劳动基地,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并掌握挖红薯的基本过程,选择合适的劳动工具,通过示范,学生明确挖红薯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要领,在实践中帮助学生顺利挖到红薯,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喜悦。

接着,由高淳区固城中心小学的汪秀萍老师和高淳区新城小学的杨洁老师分别执教《寻味高淳——破絮窠团子》及《花样绳结》,汪老师向孩子们从“破絮窠团子”的由来和寓意入手,与孩子们一起探讨和面粉,揉面团的方法。孩子们兴致高昂。在一声声“老师老师,面粉揉成这样可以了吗?”、“老师,你闻,我手上都是破絮窠的香味,真香啊!”……彼此交流着制作经验,现场活动气氛融融。杨洁老师执教中细化每一个操作步骤,让学生对每个步骤的操作要领都有充分的认识,并在学生动手实践中,利用生生帮扶、师生帮扶的方式,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并在学生互评中,不断地将作品趋于完美。

参观基地

高淳阳江博爱小学因地制宜,积极规划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乐耕亲水”主题农耕园、养殖园,校园里不仅有大面积的蔬菜种植区、螃蟹、鱼、虾养殖区,还有鸡、鸭、鹅、羊等牲畜养殖区域,丰富了孩子们的劳动课程体验,助推爱劳动品格的形成。

主题讲座

高淳区固城中学的傅君副校长带来题为《依托乡村特色资源 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讲座。傅校长的讲座从健全学校劳动教育工作机制、抓好学校劳动教育资源、学校劳动教育的成效和亮点以及今后的努力方向等四个方面,向与会老师展示了劳动教育在五育融合中独特作用和价值。

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的姬大卫书记带来题为《立足地域特色 丰富劳动教育》的讲座。姬书记基于乡土资源的劳动教育,因地制宜,紧紧围绕课程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三个维度,不断提升学校育人特色,学校创新学校教学与管理模式,规划设计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劳动项目,让劳动教育在乡村小学多姿多彩。

高淳区宝塔幼儿园的曹燕琴副园长带来题为《趣劳动,慧生活》的讲座。曹园长提出:劳动的内容要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劳动。依据宝塔幼儿园的课程理念“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秉持游戏化课程实施路径,将劳动教育无痕渗透到儿童的一日生活中,在真实情境体验中掌握劳动技能,获得适应生活的能力。

领导总结

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张雾东副主任对全区的劳动教育做了具体要求:一是多途径挖掘劳动基地资源;二是多手段构建劳动课程内容;三是多策略整合校家社共育;四是多方面强化劳动安全保障;为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的开展指明方向、明确路径。

高淳区教育局史联盟副局长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必要性,表示今天阳江博爱小学召开的劳动教育现场会,既是对劳动教育实践探索的一次检阅,也是对全区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的全面动员,并且提出要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要更加重视劳动教育,五育并举,真正达到劳动育人的效果。


(拟稿:周维    审稿:徐财福    签发:姬大卫)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copyright.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