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5 日,高淳区教师发展中心携手唐松梅特级教师工作室,在高淳区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以“关注儿童发展 践行《指南》精神”为主题的幼儿园语言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课堂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深入探讨诗歌教学与阅读活动的设计策略,全区语言组教师及工作室成员共赴这场充满诗意的教研之旅。
【课堂展示:经验唤醒与动态建构】
1.大班古诗《江南》
执教教师:侯婷婷(高淳区实验幼儿园)
教师将幼儿日常表达“小鱼游来游去”与诗句“鱼戏莲叶间”对比,引导发现“鱼戏莲叶...”的循环句式,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感受汉乐府诗回环往复的韵律美。采用分层贴图教具逐句呈现对应方位的小鱼,确保幼儿注意力随诗句解析逐步聚焦。

2.大班诗歌《风》
执教教师:李锡淳(南京市第三幼儿园)
教师巧妙地设计“解落”(双手下摆模拟叶片缓降)、“入竹”(身体倾斜表现竹枝摇曳)等具象化动作,将抽象词义转化为肌肉记忆,避免机械化朗诵,增强幼儿对诗句动态场景的理解。鼓励幼儿对古诗进行重音处理的自主探索,支持多元解读,尊重个体对诗意的差异化感知。选用包含叶片缓落与浪涛汹涌对比的慢镜头素材,让幼儿观察“解落”与“卷起”的动态细节,通过视觉沉浸深化对“诗中有画”的审美体验。

3.大班绘本阅读《慌张先生》执教教师:孙佳佳(高淳区实验幼儿园)
该活动以充满趣味的绘本《慌张先生》为载体,围绕 “时间管理” 与 “情绪认知” 展开。教师通过画面观察、情节推测等方式,引导幼儿理解 “慌张” 的表现与后果,如通过对比 “慌张先生” 迟到错乱与其他角色从容应对的行为,渗透时间规划意识,培养幼儿对情绪状态的感知能力。

4.大班绘本阅读《假如我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执教教师:张世璟(南京市第三幼儿园)
此绘本阅读活动以奇幻想象为核心,教师借助“长尾巴”的趣味设定,激发幼儿的创造力与语言表达欲望。通过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细节、联想尾巴的功能(如帮助动物拔牙、测量身长等),鼓励幼儿用生动语言描述想象场景,同时渗透自然认知与逻辑思维训练,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想象的乐趣与语言的丰富性。

【专家引领:深度研讨聚焦教学本质】
观摩课后,唐松梅特级教师结合理论与课例,系统阐释诗歌教学的核心价值与实施要点:
文化传承价值:诗歌作为凝练的传统文化载体,如《江南》的劳动场景、《风》的自然观察,均与幼儿生活经验具有内在连续性,需通过标注朝代、核心意象突出的插图等教学准备,守护其文化完整性。
审美能力培养:教师需以“诗中有画”理念构建教学场景,如《江南》诵读时同步呈现荷塘游鱼图景,《风》教学中运用慢镜头视频对比叶片缓落与浪涛汹涌,让幼儿在声音韵律与视觉意象中形成综合审美体验。
语言学习路径:遵循原作语言序列解析→动词精准解读→个性化诵读表达的逻辑,如《风》中区分 “解落”“能开”“过江”“入竹” 的动作差异,引导幼儿在理解基础上创造性表达。

【总结展望:以研促教赋能专业成长】
此次教研涵盖了古诗和绘本两种体裁,搭建了 “理论阐释—课例实践—策略提炼” 的研训平台,既展现了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也为区域语言教学注入 “关注儿童发展” 的实践动能。未来,高淳区将继续推动教师在持续研磨中实现专业进阶,让诗意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撰稿:孙露 审稿:汤永红 签发: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