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特级教师江新顺教书育人事迹
江新顺1978年高中毕业,1981年元月毕业于镇江师范专科学校,并被分配到高淳县漆桥中学任教,至今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91年8月起开始从事中职教育教学工作,1995年春开始从事计算机教学工作,工作量饱满。他具有中等学校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是中学高级教师、计算机网络技师。34年来他一直奋斗在教学第一线。
1.他平时能够模范地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的职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他敬业奉献、勤恳踏实、以身作则、团结协作、深受师生爱戴。在近五年的考核中校级优秀5次、县级优秀1次。荣获“南京市名教师”(第五届)、“高淳县优秀教育工作者”2次,还获得“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1次。2005年以来,在高淳区“优岗行动”、“人才强教”工程活动中表现优秀,考核优良,每年均获得高淳区教育局的奖励。
2.他能够根据专业课程特点,注重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寓德于教。在教育教学中,能够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提升。他工作经验丰富,不论是做班主任,还是担任中层主任与班级挂钩,以及指导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期间,指导优生以及转化差生等方面成效显著。
3.多年来,他担任江苏省“对口”单招教学,所辅导学生参加江苏省“对口”计算机专业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均取得优异成绩。2008年、2009年参加省技能考核通过率依次达到90%和100%,平均成绩成为南京市之首。2009年综合理论考试也取得优异成绩而名列南京市前茅,夏军同学以873分的高分独占南京市计算机专业第一名。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校单独提前招生考试,学生专业技能考试通过率为100%,平均成绩列南京市之首,综合理论考试平均成绩也列南京市之首。其中09计算机(1)班邢光耀技能考核、综合理论考试总分双双取得南京市第一名的优异成绩。2013年又取得更佳的成绩,他领导的教学团队创造计算机专业单招升学考试建校以来最好成绩,多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圆了大学梦。他专业动手能力强,在实践技能操作方面是行家里手。摸索出的一套教学方法和技能训练方法,学生学得开心,他的教案、课件等在全校共享并使用。每年都向全区内外开设公开课、示范课。他在2011年南京市教学质量督查中,所执课被评为A级。在2012年南京市“两课”评比中获得二等奖。
4.他教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注重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积极推进研究性教学,积极实践课程改革,在教学内容、教材教法、校本教研等方面有持久深入的研究,形成独到见解。平时能够及时总结教学工作,笔耕不停,收获颇丰。近五年,他单独撰写的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5篇,其中计算机专业论文《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煤矿提升机管理信息系统安全评价研究》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期间,有7篇论文在省市论文评比中获奖。结合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主编中职、高职教材4册、副主编2册,参编2册,已经分别由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江苏省教育出版社等正式出版发行。他编写的校本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被中陶会行知职专委评为全国一等奖。同时,他主要参与并为第二主持人的省级课题《以职业能力发展为本的学校课程建设的研究》于2008年11月结题。主持的省级课题《关于中职校〈数学〉与部分专业课模块相互综合的研究》于2011年4月结题,主持的市级规划课题《关于中职学生专业课作业的研究》也于2013年下半年结题。同时参与各级课题研究多项,还开展区县级个人课题研究。他在“九五”、“十五”期间均被评为“高淳县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在“十一五”期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0年被聘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综合素养教育教学委员会副主任,2012年被聘为聘为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行知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0年,被聘为“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
5.他能够自觉以“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名教师”的荣誉为动力,以“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成员”职责为出发点,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带领其他老师一道前进。他2012年在南京市“两课”评比、“信息化大赛”活动中积极参与,分别获得南京市二等奖。他创建的教学资源获得南京市三等奖,在高淳县“十一五”优秀教学成果评比中荣获一等奖。他无论在教学常规、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忠心实意、不图回报地帮助其他高级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工作,积极承担和指导青年教师培养,对他们素养的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做出很大贡献。他积极参与学校“青蓝工程”活动,与多名新教师师徒结对,能够对他们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高度的关注与指导,在课题研究、论文撰写、学生管理等全方位地进行关心与指导。经常与自己青蓝结对的新教师们面对面讨论教学教法中的问题、交流心得体会,以求相得益彰。在他的指导下,10多名教师成为学校的骨干教师和教学中坚力量,有的已经成为县、市优秀青年教师、市学科带头人,有的已经走上学校管理岗位。2007年被评为县“青蓝工作”优秀师徒(师)。2012年,被授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行知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职教创新奖”荣誉。
6.他领衔名师工作室,任教科处主任。在完善工作团队、优化正常的工作环境、健全名师工作室和教科处工作制度、设立完善工作台帐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将校长室下达的“课程改革,课题研究,教师培养”工作落到实处。一是组织全校各专业部各专业课教师和部分文化课教师进行“改课堂、变方法”课改,对学校范围内的课程改革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二是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提到了新的高度,认真开展教师教育教学论文撰写和推荐。启动了校级课题研究,学校的“三级”课题研究工作走上正轨。三是大力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强化教研组备课组活动,顺利组织开展全校教师“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以及教学基本技能比赛活动。四是大力推进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对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指导与督查,成功组织并实施青年教师沙龙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7.专业水平高,专业拓展和专业研发能力强。他平时能积极参加产学研相结合活动,先后在南京骏飞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宏图三胞、南京吉邦科技有限公司等参加企业实践和产品研发工作。其中参与南京骏飞科技有限公司“计算机网络教室效能管理”软件的研发,在软件的立项、编写、测试完毕中均有很深程度的参与,该软件在2005年获得国家专利。近年来,多次对南京市开设公开课、讲座,在江苏理工学院、宿迁市、日照市等省内外研讨会上做报告、讲座多次,受到高度好评。
